23
2021-11
室内多芯光缆使用安全规范解析
  1、室外光缆的松套管中含有油膏,起到防水和保护光纤的作用。将GYTA光缆用作垂直布线,若干年后,光缆中的油膏会因为重力产生滴漏,光纤失去保护后衰耗增大,影响光纤寿命。同时,光缆滴漏下来的油膏在光缆分纤盒中存积,和灰尘混杂在一起,污染配线设施。  2、室外光缆一般都具有金属铠装层,例如GYTA光缆有一层铝带铠装,中心有金属加强件,金属部件直接引入户内,容易引雷入室。  3、室外光缆硬度较大,在室内较难弯曲;剥离外护套需要专用工具,其金属铠装材料不易剥离;同时考虑到光缆中的油膏等因素,增加了在户内施工难度。  4、普通室外光缆外护套一般为不阻燃材料,不能达到室内布线的阻燃等级,容易造成消防安全隐患。  对跨入建筑物内的光缆选用有明确规定:“当需要光缆从室外跨入室内时,可选用室内室外光缆直接进入室内,也可使用室外光缆在具有良好接地保护的金属管线内直接进入室内,如果没有金属管线保护,则室外光缆在室内的应用距离不应超出15m。”在实际情况中,由于金属管线成本较高,一般情况下不会采用,而室外光缆入户距离远远超出15m的长度。  由于高层楼宇越来越多,室内多芯光缆用量也在迅速增长。如果仍然采用室外光缆进行室内垂直布线,必然会造成巨大的安全隐患。近几年,住建部对住宅安全规范不断强化,执行力度也越来越大,与建筑设施配套的相关产品必须执行严格的安全规范。与此同时,运营商对行业规范的理解也更加深入、透彻,其基础建设逐步规范。越来越多的地区都将按照行业规范采用室内多芯光缆进行FTTH垂直布线。
23
2021-11
光纤光缆的传输原理
  光纤光缆的传输原理:光纤光缆的传是基于可用光在两种介质界面发生全反射的原理。突变型光纤,n1为纤芯介质的折射率,n2为包层介质的折射率,n1大于n2,进入纤芯的光到达纤芯与包层交界面(简称芯-包界面)时的入射角大于全反射临界角θc时,就能发生全反射而无光能量透出纤芯,入射光就能在界面经无数次全反射向前传输。  人们常用电磁波理论进一步研究光纤光缆的传输原理和机制,由光纤介质波导的边界条件来求解波动方程。在光纤中传播的光包含有许多模式,每一个模式代表一种电磁场分布,并与几何光学中描述的某一光线相对应。光纤中存在的传导模式取决于光纤的归一化频率ν值公式:中NA为数值孔径,它与纤芯和包层介质的折射率有关。ɑ为纤芯半径,λ为传输光的波长。光纤弯曲时,发生模式耦合,一部分能量由传导模转入辐射模,传到纤芯外损耗掉。  了解了光纤光缆的传输原理,因此们我们应该了解到使用光纤光缆传输需要注意:当光纤弯曲时,界面法线转向,入射角度小,因此一部分光线的入射角度变得小于θc而不能全反射。但原来入射角较大的那些光线仍可全反射,所以光纤弯曲时光仍能传输,但将引起能量损耗。通常,弯曲半径大于50~100毫米时,其损耗可忽略不计。微小的弯曲则将造成严重的“微弯损耗”。
23
2021-11
光纤的组成与分类和结构
  一、光纤的组成与分类  1、光纤按其制造材料的不同可分为石英光纤和塑料光纤,石英光纤即通常使用的光纤,石英光纤按其传输模式的不同分为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塑料光纤全部由塑料组成,通常为多模短距离应用。  2、石英光纤的分类  单模光纤  G.652A(B1.1简称B1);G.652B(B1.1简称B1);G.652C(B1.3);G.652D(B1.3);G.655A光纤(B4)(长途干线使用);G.655B光纤(B4)(长途干线使用)  多模光纤  50/125(A1a简称A1);62.5/125(A1b)  二、光缆的结构  1、室外光缆主要有中心管式光缆、层绞式光缆及骨架式光缆三种结构,按使用光纤束与光纤带又可分为普通光缆与光纤带光缆等6种型式。每种光缆的结构特点:  (1)中心管式光缆(执行标准:YD/T769-2003):光缆中心为松套管,加强构件位于松套管周围的光缆结构型式,如常见的GYXTW型光缆及GYXTW53型光缆,光缆芯数较小,通常为12芯以下。  (2)层绞式光缆(执行标准:YD/T901-2001):加强构件位于光缆的中心,5~12根松套管以绞合的方式绞合在中芯加强件上,绞合通常为SZ绞合。此类光缆如GYTS等,通过对松套管的组合可以得到较大芯数的光缆。绞合层松套管的分色通常采用红、绿领示色谱来分色,用以区分不同的松套管及不同的光纤。层绞式光缆芯数可较大,目前本公司层绞式光缆芯数可达216芯或更高。  (3)骨架式光缆:加强构件位于光缆中心,在加强构件上由塑料组成的骨架槽,光纤或光纤带位于骨架槽中,光纤或光纤带不易受压,光缆具有良好的抗压扁性能。该种结构光缆在国内较少见,所占的比例较小。  (4)8字型自承式结构,该种结构光缆可以并入中心管式与层绞式光缆中,把它单独列出主要是因为该光缆结构与其它光缆有较大的不同。通常有中心管式与层绞式8字型自承式光缆。  (5)煤矿用阻燃光缆(执行标准:Q/M01-2004企业标准):与普通光缆相比,提高了光缆阻燃性能的要求,并经过特殊的设计使光缆适用于矿井环境下使用,通常外护套颜色采用兰色,以利于矿井中对光缆的识别。按结构可分入中心管式光缆与层绞式光缆两类结构中。  2、室内光缆  室内光缆按光纤芯数分类,主要有单芯、双芯及多芯光缆等。室内光缆主要由紧套光纤,纺纶及PVC外护套组成。根据光纤类型可分为单模及多模两大类,单模室内缆通常外护套颜色为黄色,多模室内缆通常外护套颜色为橙色,还有部分室内缆的外护套颜色为灰色。  三、光缆型号的命名方法  GY——通信用室外光缆;GJ——室内光缆;MG——煤矿用光缆  加强构件类型  (无型号)——金属加强构件;F——非金属加强构件  结构特征  D——光纤带结构;(无符号)——松套层绞式结构;X——中心管式结构;G——骨架式结构;T——填充式;Z——阻燃结构;C8——8字型自承式结构  护层  Y——聚乙烯护层;W——夹带钢丝钢—聚乙烯粘结护层;S——钢—聚乙烯粘结护层;A——铝—聚乙烯粘结护层;V——聚氯乙烯护套  外护层  53—皱纹钢带纵包铠装聚乙烯护套;23—绕包钢带铠装聚乙烯护套;33—细钢丝绕包铠装聚乙烯护套;43—粗钢丝绕包铠装聚乙烯护套;333—双层细钢丝绕包铠装聚乙烯护套
23
2021-11
室外光缆的敷设方式方法和要求
  室外光缆的敷设方式方法和要求  关于室外光缆的常见敷设方法主要有三种,分别是:地下管道敷设(即在地下管道中敷设光缆),直接地下掩埋敷设和架空敷设(即在空中从电线杆到电线杆的敷设。应视工程条件、环境特点和电缆类型、数量等因素,且满足运行可靠、便于维护的要求和技术经济合理的原则来选择。)  一、地下管道敷设  地下管道敷设是光缆敷设工程中被使用很广泛的一种方式,其敷设必须满足如下要求:  1、光缆在敷设前应该在管孔内穿放子孔,光缆选1孔同色子管始终穿放,未利用的子管管口应加塞子保护。  2、考虑到敷设过程中都为人工操作,为了减少光缆接头损耗,管道光缆生产厂家应采用整盘敷设。  3、敷设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布放时的牵引力,整盘光缆由中间分别向两边布放,并在每个人孔安排人员作中间辅助牵引。  4、光缆穿放的孔位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敷设管道光缆之前必须清刷管孔。子孔孔管在人手孔中应露出管孔15cm左右的余长。  5、手孔内子管与塑料纺织网管接口用PVC胶带缠扎,以免渗入泥沙。  室外光缆  6、光缆在人(手)孔内安装时,如果手孔内有托板,光缆就固定在托板上,如果手孔内没有托板,则应将光缆固定在膨胀螺栓上,膨胀螺栓的钩口要求向下。  7、光缆出管孔15cm以内不应作弯曲处理。  8、每个手孔内及机房光缆和ODF架上均采用塑料标志牌以示区别.  9、光缆管道和电力管道必须至少有8cm厚混凝土或30cm厚的压实土层隔开。
23
2021-11
怎么减缓室外光缆熔接接头的消耗
  怎么减缓室外光缆熔接接头的消耗  我国室外光缆行业也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市场形势:  第一,大多数企业还不具备拉制室外光缆的能力,也就是说大多数光缆生产厂家还需要外购室外光缆,而光缆的生产成本中的主要部分就是室外光缆的成本。  第二,室外光缆产能严重过剩,有数据显示,今年产能过剩程度将达50%,导致室外光缆价格持续下滑,企业利润率大为降低。  第三,核心技术、原材料供应受制于人,导致企业利润大量流向海外。第四,新产品开发力度不足,导致企业竞争力难以进一步提升。  开拓国际市场被认为是消化我国过剩的室外光缆产能的必由之路。目前,全球不同地区室外光缆网络发展的不平衡昭示着更大的市场空间。我国企业应瞄准人口分布密集的亚太地区市场以及巴西、俄罗斯、印度、南非、南美等潜力市场,抓住全球信息产业发展的机遇。我国室外光缆企业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和足够大的规模,加之技术及管理能力的增强,国际理念和人才培养的强化,当前我国室外光缆企业“走出去”的时机和条件已经成熟。  室外光缆主要是由室外光缆自身的传输损耗和室外光缆熔接接头处的熔接损耗组成。由于室外光缆接续质量影响室外光缆线路传输损耗的客限、室外光缆线路无中继放大传输距离等参数,因此要尽可能降低室外光缆熔接接头损耗,以确保室外光缆CATV信号的传输质量。  如何降低室外光缆熔接接头损耗呢?  1、一条线路上尽量采用同一批次的优质名牌裸纤  2、光缆架设按要求进行  3、挑选经验丰富训练有素的室外光缆接续人员进行接续  4、接续光缆应在整洁的环境中进行  5、选用精度高的室外光缆
23
2021-11
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的区别 详解两者的优缺点
  按光在光纤中的传输模式可分为: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单模和多模只有一字之差,那么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呢,只是简单的摸的数量区别吗?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两者的区别。  单模光纤只能传输的是单模信号,而多模光纤可以传输多模信号,多模光纤(Multimodeopticalfiber=MMF):顾名思义就是能够传播多种模式电磁波(这里当然是光波)的光纤;由于有多个模式传送,所以存在有很大的模间色散,可传输的信息容量较小;多模光纤纤芯较大,一般为50um,数值孔径为0.2左右;模的数量取决于纤芯的直径、数值孔径和波长。  单模光纤(Single-modefiber=SMF):则只能够传输一个模式的信号波,但是必须是符合条件的:好象记得教材上说于那个叫归一化频率的东西有关,纤芯特别需要细一点,最好是工作波长的3、4倍;所以单模光线从外形来说就比多模光纤细的多;单模光纤因为只传输一个模式,所以不存在模式色散。  多模光纤用于小容量,短距离的系统,单模光纤用于主干,大容量,长距离的系统单模光纤芯径一般是9/125,而多模为50/125或62.5/125。  单模和多模是相对特定波长而言的,相同的光纤在不同的波长可能是单模也可能是多模,光没有单多模之分,光源有单纵模~(dfb)和多纵模(fp)之分,多模光纤在纤径上要比单模细点,单模652是62.5/125,而多模的有50/125和62.5/125两种,从价格上来说,多模的一般是同芯数单模的1.5~2倍,从实际应用来看,多模的基本上用于数据接入光缆中,多模相对于单模来说最大的劣势是模间色散(由于同种光在不同模式内的速率不同)。  在国内主要用的是62.5/125的多模光纤,至于两者的区别好像是成缆后的用途不一样,50的多用于室内光缆。  单模光纤只传基模一种模式,多模可以传多种模式。单模主要用于长途干线,多模用于局域。前面有人说单模比多模细得多,其实是不对的,两种纤包层直径都为125只是芯径不一样,单模为9多模一般常用的有50和62.5两种。一般情况单模不会直接和多模相接是通过设备转换。  光纤分多模光纤和单模光纤两类,多模光纤和单模光纤的区别,主要在于光的传输方式不同,当然带宽容量也不一样。多模光纤直径较大,不同波长和相位的光束沿光纤壁不停地反射着向前传输,造成色散,限制了两个中继器之间的传输距离和带宽,多模光纤的带宽约为2.5Gbps。单模光纤的直径较细,光在其中直线传播,很少反射,所以色散减小、带宽增加,传输距离也得到加长。但是与之配套的光端设备价格较高,单模光纤的带宽超过10Gbps。  多模光纤受到模式较高的脉冲信号扩展(色散)的影响比较大,而单模光纤较好的解决了模间色散的问题。SMFCORE8.3-9.3um.MFD通常为9.3um。  在安全应用中,选择多模还是单模的最常见决定因素是距离。如果只有儿英里,首选多模,因为LED发射/接收机比单模需要的激光便宜得多。如果距离大于5英里,单模光纤最佳。另外一个要考虑的问题是带宽;如果将来的应用可能包括传输大带宽数据信号,那么单模将是最佳选择。
东莞市冠鸿光缆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东莞网站建设​